2020年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今年宣传主题是“医体融合,预防卒中”,口号是“科学运动,健康生活”。关注脑卒中,乐享好生活,让我们再来温习一遍关于脑卒中的健康科普知识吧!
“脑卒中”(cerebral stroke)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cerebralvascular accident,CVA)。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高于出血性卒中,占脑卒中总数的60%~70%。目前认为预防是最好的措施,其中高血压是导致脑卒中的重要可控危险因素,因此,降压治疗对预防卒中发病和复发尤为重要。应加强对全民普及脑卒中危险因素及先兆症状的教育,才能真正防治脑卒中。
脑血管病分类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脑卒中的症状
1、 头痛:无论是脑出血或脑梗死,头痛非常常见,亦是一个重要的脑中风症状和信号。
2、 呕吐:一般是伴随头痛一起出现的,也非常常见,其特点是多为喷射状呕吐。如遇有呕吐咖啡色(酱油样或棕黑色)液体,表示病情非常严重。
3、 眩晕:眩晕还多伴有呕吐或耳鸣,是脑中风的症状中比较常见的。
4、 一侧肢体和面部的感觉异常。
5、 口角流涎(流口水):出现口角斜、流口水或食物从口角流出的现象,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6、 突发的视感障碍:表现为看不见左或右的物体或视觉缺损,也可以表现为一过性的眼前发黑或眼前突然飞过一只蚊子的感觉。
7、 突发的言语不清和吞咽呛咳症状:表现为病人说话不清,吐词困难,喝水或吞咽时呛咳。
8、 意识障碍:变现为神志模糊不清、呼吸不应、打呼噜,严重的可出现深度昏迷。
应该采取什么行动预防脑卒中?
1、严格控制血压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年龄越小,控制越严,最好每天监测血压变化,至少每周测一次血压。
2、坚持服用降压药物,不可随意停药,应按医嘱增减降压药物。
3、24小时稳定控制血压,使血压波动较小,不可将血压降得过低。
4、控制血糖、血脂、血粘度。
5、减轻体重,达到正常标准。
6、戒烟酒,要低盐低脂饮食。
7、坚持有氧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骑车、练太极拳等。每天30分钟以上,每周至少5次。
脑卒中发作时家庭急救措施
中风病人若能掌握正确的应急措施,对减少合并症、防止病情加重十分重要。
正确的做法是:
(1)有人突然发生中风时,家属千万不能惊慌失措,应立即呼叫120请求援助。
(2)在救护车到来之前,若病人意识尚清醒,应立即停止活动,处平卧位,家属要注意安慰病人,解除其紧张情绪;若病人意识已丧失,则设法将病人抬到床上,最好有2-3人同时抬,避免头部受到震动,让病人安静躺下,如呕吐则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呛入气管内;然后解开病人的衣领,如有假牙应取出,用软布将病人的舌头包住向前轻拉,以免造成窒息;如出现抽搐可用2根竹筷缠上软布塞入上下齿之间,以防咬伤舌头。
(3)若无条件呼叫120,需待病情稍稳定,呕吐减轻后再送医院抢救,但在送医院途中应特别小心,搬运过程中动作要轻柔稳健,头部要专人保护,减少头部震动,如上下楼梯时,必须保持病人的头部在上方位,脚在下方位,以减少头部的充血,加重病情。
切忌对脑中风病人采取以下动作
1、摇晃;
2、垫高枕头;
3、前后弯动或捻头部;
4、头部震动等。
冬天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季节,老年人应该注意饮食起居,还要做到以下几点,就可大大减少心脑血管的发生:1.日常生活小节:醒来时不要立刻离开被褥,请家人将室内变暖和。2. 洗脸、刷牙要用温水。3. 如厕时应穿着暖和。4. 外出时戴手套、帽子、围巾,穿大衣等,注意保暖。5. 先让浴室温度上升后再入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