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妇幼保健院为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成功实施手术

发布时间:2021-11-23 作者: 张娉娉 浏览次数:14306
[字体:  ]

      因宫内感染导致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出生仅33分钟的李宝宝就住进了淮北市妇幼保健院并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所幸,在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新生儿科专家的共同努力下,李宝宝成功接受了手术且恢复顺利,保住了珍贵的生命。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常见消化道疾病之一,其高危因素包括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缺氧、宫内感染、喂养不当等。主要临床表现为间歇性呼吸暂停、腹胀、呕吐、进而血便;查体可见腹部膨隆,有时腹壁、脐周红肿伴触痛,病情严重时可出现四肢冷、血压下降、皮肤花纹等休克表现。

      李宝宝出生后哭闹不断,出现了肚子胀、有血便的情况,拍摄X片确定为NEC。即刻转入新生儿科后,医护人员对其进行多种抗生素联合抗感染,同时禁食水、补充水电解质、给予营养支持。

      “ NEC早期主要是内科治疗,约有50%病例需要外科干预,手术指征把握非常困难。且术后死亡率高达20%~50%,累及全小肠的NEC死亡率100%。”妇幼小儿外科主任未德成介绍,考虑到孩子刚出生,一般采取保守治疗,没想到,第二天再次检查中发现宝宝肚子胀气加重、尿量㓕少,心率超过180,病情进展之快无法再继续观望,当天晚上专家立即为她实施了手术。

      腹腔肠管扩张明显,肠间隙有粪汁液体,肠管表面有脓苔附着,感染情况严重,其中自横结肠中段至直肠近端肠管有20公分左右完全坏死……剖腹探查中,李宝宝的病情让人惊心。专家认真为其切除坏死的结肠部分,尽可能保留多的有活力肠管,并进行临时性造瘘。历经3个半小时的手术后,李宝宝被顺利推出手术室,术后带气管插管入新生儿科监护治疗,在医护人员的精心呵护下顺利恢复。

      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未德成主任介绍,坏死结肠切除+横结肠单口造瘘还只是一次救命的手术,宝宝要暂时带着造瘘3个月,待炎症完全消除还要进行二次手术,取掉造瘘并将肠部重新连接,之后她就能和其他孩子一样正常生活了。

      近年来,市妇幼保健院与安徽省儿童医院共建医联体,妇幼幼医疗服务和学术水平得到不断提升,先后开展腹腔镜下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在淮北地区率先开展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层切开术,腹腔镜下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术,

      小儿先天性无肛手术,是全市唯一一家采用超声引导下生理盐水灌肠复位术治疗肠套叠疾病的医院。依托省级专家团队资源优势,医院小儿外科知名度见涨,降低了病人外转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