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淮北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综合指挥部通告(2021年1号)

发布时间:2021-01-19 作者: 站点管理员 浏览次数:17532
[字体:  ]

淮北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综合指挥部

关于切实落实春节期间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

(2021年1号)

为进一步做好冬春季特别是春节期间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加强个人、农村、进口冷链食品、医疗卫生机构、商场超市、交通运输、学校等重点环节疫情防控,现通告如下:

(一)严控入境人员。对入境解除隔离后来(返)淮人员,继续实施14天(以入境解除隔离之日起计算)居家隔离。居家隔离期间每日早晚监测体温和其他健康状况,分别在第1天、第6天、第13天开展核酸检测。出现发热等健康状况异常者按照有关规定处置。

(二)严控中高风险地区来(返)淮人员。对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来(返)淮人员,实施闭环转运和集中隔离健康观察。对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来(返)淮人员,全部开展核酸检测,并尽量杜绝或减少与他人“四同”(同室、同车、同餐、同桌)行为。

(三)严控聚餐聚会等聚集活动。全市范围内取消大型集体团拜、联欢聚会、商业演出、大型慰问、体育赛事、大型聚餐、年会、逢会庙会等活动。确有需要的,须经主管部门批准并报辖区疫防办备案。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干部职工不举办、不参加规模性聚会、聚餐、聚集活动。严格红白喜事管理,红事缓办,白事简办。

(四)严控进口冷链食品闭环管理。凡进入淮北市进口冷链食品,一律进行严格消毒和核酸检测,取得“双证明”后方可用于生产、加工、销售等活动。各类酒店、餐厅、宾馆、食堂等暂停提供进口冷链生食。接触进口冷链食品人员做到新冠疫苗“应种尽种”、落实每周核酸检测。

(五)严控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发热患者诊疗行为,除设置发热门诊、发热哨点诊室的医疗机构外,其余各类医疗机构一律不得接诊、截留发热患者,发现可疑情况立即按规定报告。所有到发热门诊、发热哨点诊室就诊患者全部开展核酸检测。各医疗机构住院部所有病区谢绝探访,严格落实一患一陪护制度和核酸检测要求。全市范围内诊所、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暂停各类临床输液,急症需输液或尚未完成治疗疗程的必须按照一人一室原则进行输液。所有药房一律凭处方出售退烧、止咳、止泻等药物,并实名登记、上报信息,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

(六)加强人群密集重点场所管理。农贸市场、商超、养老和社会福利机构、电影院、KTV、浴室、健身房、教育培训机构等各类人群密集场所,严格落实佩戴口罩、测量体温、扫健康码或登记信息等防控措施。落实错峰限流、一米线、环境通风消毒等防控要求,接纳人数不得超过核定人数的75%。养老机构、福利院等场所一律实行封闭管理,落实非必要不探视制度和逢进必检,确需探视的,需持3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七)加强春运管理。各类运输客运交通站点、公路铁路客运一律实行实名购票,公路铁路、公交出租、网约车等交通工具工作人员和乘客全程佩戴口罩。对中高风险地区来淮车辆,要加强检测和跟踪管理。交通站点、车辆工作人员加强健康检测,出现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不得上岗并按规定上报,及时就医。

(八)加强市内人员外出管理。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干部职工带头在淮过年,未经单位许可不得离开省内。倡导市民减少出行,尤其是不要前往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旅游、探亲。按照“非必要不离淮”原则,倡导中小学校教职工和学生不离开本市。春季学期开学前,做好教职工和学生近14天健康监测、活动轨迹摸排和健康承诺。鼓励用人单位采取错峰放假、增发节日工作津贴等方式,引导员工留在淮北。

(九)加强农村薄弱环节管理。倡导外出务工人员在务工地过年,在外务工人员返淮第一时间向社区(村)报备,尤其是从事冷链、机场、码头、出租等从业人员返淮后立即开展核酸检测。提倡移风易俗,严控酒席宴请、棋牌娱乐等各类聚集性活动;农村集市控制规模和减少频次,所有人员佩戴口罩,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聚集。

当前疫情防控已进入最关键时期,全市要动员起来,全面落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建立全社会共同防控体系。对拒不执行各级政府依法发布的疫情防控决定、命令、通告等行为的,严肃依法处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立案查处。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及其他公职人员要积极遵守各项防控要求、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凡违反上述规定的,依纪依规依法从严处理。

 

                                                                                                  淮北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应急综合指挥部

                                                                                                      2021年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