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女性盆底康复

发布时间:2019-05-05 信息来源: 妇科 信息来源: 妇科 浏览次数:10244
[字体:  ]

更年期女性易发生尿失禁,尿失禁本身不是一个独立的病,而是某些疾病累及膀胱的结果,是膀胱排尿障碍性疾病的常见症状。表现为不自主的经尿道漏尿现象,给患者带来社会活动不便及个人卫生方面的麻烦。尿失禁有多种不同的原因和分类,而其中压力性尿失禁是妇女的常见病,特别在进入更年期以后,此病更易发生。它虽然不是什么大病,却给相当多的更年期妇女的生活蒙上一层阴影。

  正常时,人体的尿液在肾脏生成后,经两侧输尿管源源不断地流入膀胱。当膀胱内的尿液储存到一定量时,刺激膀胱壁的神经感受器,再传入脊髓和大脑神经中枢,由大脑下指令传到排尿肌,当条件适当时,就可以排尿。

  为什么更年期的妇女容易发生压力性尿失禁呢?从解剖上讲,妇女的尿道短而直,只有4~6厘米,周围控制排尿的阀门——尿道括约肌力量比男性弱。特别有过多次妊娠、分娩史或难产史者,造成盆底、膀胱颈、尿道等组织损伤,可使盆底支托组织松弛。患有子宫脱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时,可使膀胱尿道交接处位置降低。进入更年期后由于雌激素分泌减少,内分泌功能减退,使骨盆组织衰老松弛,阴道、会阴部肌肉张力减低,尿道括约肌张力明显减弱,承受不住膀胱因尿液充盈时增高的压力,尿液便会不受意识支配而流出。这种情况称为压力性尿失禁。

  患压力性尿失禁时,患者每当情绪稍一紧张或咳嗽、打喷嚏、大笑、用劲等致腹内压力增高时,尿液便不自主地从尿道流出,淌洒在内裤上,严重者,坐着或躺着也可以发生。得了这种病以后,患者常不敢出门探访亲友,影响生活起居,同时由于尿液浸渍,常常会诱发会阴湿疹、皮炎、尿路感染等,给精神和肉体带来极大痛苦。

    尿失禁应该怎么治疗?

  根据临床表现压力性尿失禁可分为四度。第一度:咳嗽、打喷嚏、大笑、跑步时偶尔出现尿失禁;第二度:任何屏气或使劲时,均可发生尿失禁;第三度:直立时亦有尿失禁发生;第四度:卧床时也有尿失禁。

  更年期妇女发生尿失禁后,首先思想上不要紧张,应以一种平常心态配合医生仔细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针对不同的病因进行治疗。

  轻度尿失禁可采用非手术治疗。进行增强骨盆肌张力的锻炼:做深吸气后用力收缩腹肌、会阴肌或紧闭肛门的动作;还可以反复练习中断排尿,增强尿道外括约肌收缩。也可采用中医中药治疗,如应用针灸、缩泉丸、固浮汤等。或采用电剌激疗法,通过感应电流,使盆底肌肉收缩,作为辅助锻炼。部分病人可经膀胱颈部药物注射治疗,如胶原蛋白膀胱颈部黏膜下注射,延长尿道长度,对压力性尿失禁有一定疗效。

  严重的尿失禁则需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