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药知识——消炎药≠抗菌药

发布时间:2017-09-12 浏览次数:20618
[字体:  ]

消炎药抗菌药

长期以来,很多人容易将消炎药和抗菌药混为一谈,误把抗菌药当消炎药、把消炎药当抗菌药来使用,结果不但病情得不到好转,反而延误诊治。

炎症,就是平时人们所说的发炎,是机体对于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表现为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引起人体组织发炎的原因较多。炎症可分为感染性炎症和无菌性炎症两大类。消炎药是俗称,即医学上的解热镇痛抗炎药,它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的药物,多数还有抗炎、抗风湿作用。常用的有阿斯匹林、扑热息痛、布洛芬等。而抗菌药是针对细菌及非典型病原菌,并对其产生抑制或杀灭作用,它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的抗菌药物。老百姓所说的消炎药,大多是指抗菌药,但事实上,两者是不同类型的药物。

在抗菌药物使用上容易出现以下误区:

感冒发热就用抗菌药;

频繁更换抗菌药;

广谱抗菌药优于窄谱抗菌药;

新的抗菌药比老的好,贵的抗菌药比便宜的好;

使用种类越多越有效。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抗菌药物应用是否合理,基于以下两方面:有无抗菌药物应用指征;选用的品种及给药方案是否适宜。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普通感冒、麻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原则上不应使用抗菌药。另外过敏性鼻炎、接触性皮炎、药物性皮炎等疾病虽然也有一个字,但不是因细菌感染引起的,如果使用抗菌药物治疗,不但无效,有时反而因引起新的过敏反应而加重病情。

因此,在日常用药中应将消炎药与抗菌药加以区分,合理使用两类药物,避免造成抗菌药的滥用,而引起耐药菌的产生,同时延误患者病情